小天管理 发表的所有内容
-
理想的搜索过程: 打开搜索框( Mac 的 Spotlight) -> 输入一句话 -> 根据语意自动搜索到最相关的几个文档 -> 打开文档跳转到某一页 看到 OpenAI 的 text-embeddings 和向量知识数据库就想 有没有一种搜索工具可以直接用语意进行搜索 而不是死板的关键字匹配 输入模糊关键字(甚至是一句话)可以直接匹配到对应含义的代码块,项目,或者文档 文档哪输入模糊关键字或者句子可以直接定位到具体的某一页 PDF 有这个想法其实可以自己写一个,最好是以插件的形式嵌入某些 PDF 阅读器内,自己写一个 PDF 阅读器太费劲了 Apple Intelligence 和微软为什么不做这种功能呢? 感觉现在单纯的 AI 问文档内容,不如说我要找到那段内容我自己看一下, 有时候就是不熟悉的说明书太长懒得找(比如嵌入式的说明书)
-
把内网的多个 3389 端口转发的公网 3389 端口,如何通过不同的域名连接上不同的机器? 就像 nginx 反向代理一样,但是是 rdp 协议。是否有方法实现?或者存在可能性? 问了 gpt ,他说 rdp 客户端是先把域名解析成 IP ,后续请求只用 IP ,不再传输域名了。
-
基于 chrome 或类似 firefox 的都行。 以前我都用 cloudflare warp 上油管,他们家的 dns 把广告屏蔽得干干净净,但是现在 warp 用不了,至少我所在的运营商不行。 我现在用 v2rayN 之类的软件,这些节点都从电报群里 copy 过来,自带广告屏蔽功能的节点不多,也不快。 于是现在我的浏览器上就只剩这些插件能起作用了,包括 adguard 和 ublock origin 。这些插件的屏蔽效果还不错,但是在油管上仅 1 页的范围内就有至少 2 个广告空位,有什么插件连广告位都能删掉吗?
-
我们都知道开源指的是开放源代码,理论上来说,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源码仓库实现自构建、自部署、自托管,做出跟原作者类似的应用。 那么大型语言模型的“源”指的是什么? 英文太烂看不懂 hugging face 里的说明😂 我目前理解的只有数据集(一大堆结构化的文本),其他的诸如参数、训练方法、预训练模型具体指的是啥?除了前述这些,还有遗漏的吗? 巧合的是那年 Llama 在 2 月开源,百度文心、阿里通义和腾讯混元都先后实现了“全链路自研”,我比较好奇 Llama 自己是依赖哪位前者?它有声明学习对象吗? 更想引出一个一直疑惑的点,各种五花八门的开源许可证到底是国际通用的、具有实际效力的条款文件,还是纯粹的“君子协议”?😂
-
前两天光猫坏了,第一时间报修。然而到现在还是没有给我换,也没说啥时候给我换 没网的日子,我都想自己买个猫了
-
导师给的项目。要求开发一款离线的 Android 应用,实现导入并显示 DWG 文件(地形图),并且可以对这个 DWG 文件编辑(增、删要素),最后导出为 DWG 文件。 查了一圈好像 Android 端直接处理 DWG 文件很麻烦。我的实现方式是:让甲方预先在电脑上用 ArcGIS 之类的软件把 DWG 转为 GeoJSON ,再导入到我的应用里。在应用里编辑完成后,再用 ArcGIS 之类的软件把应用处理后的 GeoJSON 转为 DWG 。 问题是甲方都不太会用电脑,文件格式转来转去太麻烦了。有没有办法直接在 Android 端处理 DWG 文件? 要处理的 DWG 文件大概长这样:
-
6 月份才毕业,但实际上从去年 11 月就开始在这家公司上班了。本人在某医疗外企行业,一个人负责一个城市的业务。每天上班的时间靠自己,没有打卡。去哪家医院也都是看自己,老板也不知道你到底去没去。所以每天过得都很空洞,去了医院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看手机。想问一下各位,有没有什么建议能够给弟弟,空闲的时间能做些什么提升自己??或者有什么副业能够做做的? 本人在某五线城市上班,月工资大概 9000 左右,当然医院用产品用的多,我的工资也是随着业绩增长的。公司环境很好,但是也很卷,学习氛围很强。 想听寻一下各位的意见!!感谢~~~
-
坐标河南省会郑州,目前整个郑州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在持续走低,贝壳指数 整个郑州房价环比上月下降 1.3% 同比上年下降 10.1%。 郑州有房屋以旧换新政策,由城发集团对 20 年以内房龄、120 平以内面积的房屋,按照市场价收购,需要换购人群拿着新房的认购协议,到城发集团,城发集团打款到新房房地产开发商,相当于抵扣购房资金。 我的情况是 手里有一个自住房子,面积 109 ,剩余贷款 62w 左右,考虑置换一个单价便宜,但是面积大的房子,然后郑州这边我的公积金应该能贷 120w 左右,现在是看了我周边的一个不错的新房,价格到 1.28w 一平特价,视野好,个人对顶楼也不排斥,精装修送车位。然后我现在有三条路可以走: 首先掏新房 15%首付,拿到新房认购书,到城发集团,城发集团拿到认购书后评估我的旧房子价格,大概 15 天出评估价格。 a )如果对评估价格不满意,终止流程,首付退给我; b )如果对评估价格满意,我需要自行结清剩余 62w 的房贷,然后和城发集团签订合同,把房子转给城发集团,然后就等城发集团打款给新房房地产开发商。大概一到两个月,打款到新房的房地产开发商,然后房地产开发商退点给我,让我拉满 120w 公积金贷款。 也别走啥以旧换新了,老老实实卖二手房,咱不玩花里胡哨的,卖掉之后再买新房,就图个稳稳妥妥。 凑活凑活得了,少折腾,109 平也不小,以后房价继续降,咱们面积小配的也少对不 :) 现在请教各位论坛大佬,我该走哪一条路,分享下宝贵的人生经验 ❤️❤️
-
今天刚试用了 arc 浏览器, 发现它的功能挺实用的 比如, 按住 shift+单击, 就会打开网页临时悬浮, 按两下 esc 就可以关掉, 特别适合在 Google 上查一些资料不用开着一大堆标签, 还有他那个垂直标签管理逻辑(space pin)感觉也挺不错的, 请问一下 v 友还有没有类似 Arc 浏览器这种, 看完链接即关的浏览器还可以支持垂直标签
-
各位大神: 就是最基本的收取模式。 直接用邮箱和密码去收取, 但成功率很低,有时候可以,有时候就直接报 A1 NO AUTHENTICATE failed 代码如下 // 设置 Outlook 邮件服务器和协议 Properties props = new Properties(); props.setProperty("mail.store.protocol", "imap"); props.setProperty("mail.imap.host", "outlook.office365.com"); props.put("mail.imap.starttls.enable", false); props.put("mail.imap.ssl.enable",true); props.put("mail.debug", "true"); props.put("mail.debug.auth", "true"); // 创建会话 Session session = Session.getInstance(props, null); session.setDebug(true); // 连接到 Outlook 邮箱 Store store = session.getStore(); store.connect("xxxxx@outlook.com", "邮箱密码"); // 打开收件箱 Folder inbox = store.getFolder("INBOX"); inbox.open(Folder.READ_ONLY); // 获取收件箱中的邮件 Message[] messages = inbox.getMessages(); for (Message message : messages) { System.out.println("Subject: " + message.getSubject()); System.out.println("From: " + message.getFrom()[0]); System.out.println("Content: " + message.getContent()); } // 关闭收件箱和连接 inbox.close(false); store.close(); 按官方的说法,应该改为 oauth2.0 去收取,但做到 oauth2 还要注册应用程序,一大堆。 我看 thunderbird mozilla 的邮件客户端 去收取 outook 邮件时,也只要填写邮箱密码,然后弹出 outlook 登陆即可。不需要常规的 oauth 的客户 id,密钥之类的 求各位大神帮我指点迷津。
-
首先基本情况,重制系统没有企业锁,在 GSX 验机查询上是 22 年激活的,零售定制版本,目前还是 apple care+在保,登陆 apple id 也能正确显示在保状态。 然后是外观,嘎嘎新,新到令人发指。键盘上没有任何起油的痕迹(根据我的经验 mac 键盘只要正常使用十天就会开始出现无法擦除的油光)。屏幕也是一尘不染,外观没有任何划痕,和新机一模一样。 软件方面,指纹正常,屏幕 true tone 功能也正常显示,没有任何第三方配件的提示。电池 100%,39 次循环无损耗,唯一能看出来二手的是硬盘,155t 的写入,75t 的读,比我用了 2 年的 air 高多了,难道是矿机? 拆机后发现一些问题,首先电池一块中文一块是英文,应该是换过。硬盘芯片上面有一点点不明液体痕迹,但是四周非常干净,缝隙有黑色胶似乎是原厂的,主板上也没有任何刷焊油的痕迹(可能我没看出来?),主板螺丝有拧过的痕迹,屏幕固定螺丝也有拧过的痕迹。所有的排线头部覆盖的黑色把手都有明显折痕,应该都被插拔过。难道屏幕换过?可是明明有 ac+为什么要自己换屏幕? 请各位大佬帮忙分析分析这台二手大概是什么情况?
-
我没有图床,简化了一下初始数据,大家看看这个表格凑合下吧 ip GET 请求时间 UA reference 用户 1 的 ip GET /page?code=1234&time=20240625223527 6 月 25 日 22:35:27 WeChat/arm64 Weixin example.com 106.55.200.233 腾讯云 GET /page?code=1234&time=20240625223527 6 月 26 日 03:16:37 Linux; U; Android 2.3.7 Nexus One Build null 用户 2 的 ip GET /page?code=5678&time=20240527104924 5 月 27 日 10:49:24 QQBrowser/12.5.5646.400 example.com 106.55.200.246 腾讯云 GET /page?code=5678&time=20240527104924 5 月 27 日 16:39:29 Linux; Android 4.4.2 Nexus 4 Build null 以上是挑了几条日志来说明情况,我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: 腾讯云的 IP 持续 get 我网站上的某些资源; 这些 get 看起来像是对一段时间之前的请求( code 和时间戳)重放; 这些不正常请求的 UA 看起来都不对劲,早期 Android ; 这些不正常请求的 UA 没有明显的爬虫标识; 在这些不正常的请求之前,那些正常的请求包含一些腾讯的 UA 标识; 这些不正常的请求,没有 reference 值; 第 5 条提到的标识包含 wechat 或者 qqBroswer 或者 microMessage; 第 2 点提到的现象,在微信的开发者论坛里有相似的现象; 在 nginx 日志里找了几个没有腾讯 UA 的 get 请求,未发现腾讯 IP 使用这些 code 的访问记录 我在 nginx 里看到的类似日志非常多,我猜测事情是这样的: 使用微信或者 QQ 浏览器打开 example.com 做一些操作,发生了 GET example.com/page?code=code&time=time 请求 这些请求被记录在了某个地方 hacker 获取到了这些记录 hacker 用腾讯的 IP 重放了这些请求 但是问了腾讯云的客服,客服说这些 IP 不会被分配给虚拟机或者容器等用户,不会吧不会吧,难道 hacker 就是腾讯云吗? 话说大家还记得当时 QQ 和 Tim 访问 edge 浏览器历史记录的事情吗? 下一步我本来是想想办法帮腾讯排除嫌疑,但是我累了,不想再查了,看日志眼睛快瞎了,把这些 UA 封禁了得了。 我放弃了,我只能到此为止了,有兴趣的大佬请收下我最后的波纹~
-
电池健康度还有 99%。 之前推荐过 Aldente ,但是后来发现和 bclm 一比实在太不省心了。 Aldente 还要鼓捣各种设置,还会出现奇怪的 bug ,bclm 只要把后台服务一开,盒盖、睡眠、重启啥都不用管。需要长时间外带的时候再用 shortcut 一键解除限制就行。 https://www.icloud.com/shortcuts/8441e1c493094c4db06865cd14cf5da8
-
各位,电脑是 thinkbook14+ 2024 ,win11 系统。 电脑不是有“人走锁屏”的功能么,现在是人走了之后锁屏同时睡眠,程序都不继续跑了。这个功能有办法配置一下,变成只锁屏不睡眠么? thinkbook 现在在联想官网上是放在了 thinkpad 子网站上面的,而 V2EX 又没有 thinkbook 节点,因此问题也放在这里提问了。如果不合适该移动就移动吧。 提前谢谢各位了。
-
已有基于 Web 的客户端项目正在运行。是功能比较复杂的 UI 类型程序,而不是一般的那种偏展示的 web 页面。 现在老板要求必须打包一个客户端出来,说浏览器逼格不够,要 App 才好让他出去宣(骗)传(投资),使用体验和 web 完全相同,那只能用 Electron 了。 但是这个 UI 程序确实写的比较复杂,页面,布局,交互的代码都挺多的。当然它没有什么原生 api 负担,因为基本都是在和后台服务器交互,不需要依赖本地操作系统 API 。 我看了一下 Electron 的开发流程,我感觉这东西的脚手架和 Web 端还是有那么点不一样。我原本想的好事是一份代码,想打包成 web 端可以,想打包成 Electron 也可以。但是实际上似乎没法这么干。能查到的办法都是必须建立 Electron 的脚手架,然后把 web 那些的代码拷一份过来,然后再调整调整。 我现在的主要担心是,如果复制成两份代码,很可能后面迭代几个版本就走样了,毕竟这程序功能挺多挺杂的,web 端和 Electron 端程序的功能很直接就分裂了。并且很不好弥合。 有没有什么办法,能让它们共享代码呢?
-
汉字架构讨论贴,有人在说汉字造词能力,本想回在那个贴里,但是内容有点偏离,单独开贴。非引战,只是日常的一些感概。 不妄自菲薄,也别莫名奇妙地自豪。吹造词能力的,说明一下“手机内存”128G 是啥意思,电脑 16G 内存是啥意思。2024 年了“新冠”,“非典”这种临时指代用词还在满天飞,下次再来一个新型冠状病毒,该叫什么? 与其讨论汉语/汉字的能力,不如思考语言对思维习惯的影响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,逻辑的形式。逻辑的起点是概念的精确定义。维根特斯坦就批评“大词”的滥用,称这是种哲学病。日常老百姓使用的口语,使用“新冠”这种临时词,没那么多讲究。但是文字是口语的进化,是抽象过的思维的表述,媒体、官方在国际上已经有统一定义的名词时,还在使用“新冠”,这是一种病。习惯使用非精确用词,习惯把名词装入新义,在这种语言习惯影响下,思辨能力难以提高,对话难以有效。就以“汉字架构”这个造词而言,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? 最后发散一点,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,会发现复杂物体的表述,汉语很多时候先说定语再说主体,英语先说主体再说限定。比如说,电脑的屏幕,汉语先说电脑再说屏幕,英语说 the screen of the computer 。“产自哥伦比亚的咖啡”,英语说 “coffee from Colombia” 。有复杂定语从句的时候,汉语往往巴拉巴拉先说了从句,到了后面才知道说的是那个名词,英语是先说了那个名词,再说定语从句限定。这种表达习惯的差异,是不是也影响了我们对概念主体重视程度?
-
在 SQLIte 数据库中有一张表,表中的内容如下所示: group1 index 1 1 1 1 1 2 1 2 1 4 1 4 2 1 2 1 2 3 2 3 2 4 2 4 现在希望能够以group进行分组,并在该组内以每两行数据为一组进行升序编号,编号的结果如下所示: group index 1 1 1 1 1 2 1 2 1 3 1 3 2 1 2 1 2 2 2 2 2 3 2 3 请问能使用 SQL 语句实现吗?如果能的话,麻烦大佬指点一二。非常感谢🙏🙏
-
code-inspector-plugin 只需要几行代码就能够接入到你的项目中,让你的项目获得点击页面元素自动把鼠标定位到 IDE 源代码位置的能力,大幅提升开发阶段的效率。 最近一年收获了大量用户好评,也随着用户反馈支持了越来越多的场景,打包工具支持了 vite/webpack/esbuild/farm/rspack/rsbuild/umi 等,框架方面支持了 react/vue/solid/preact/qwik/svelte/astro/next/nuxt 等,可以说涵盖了 web 端绝大部分的场景。 开源仓库地址:code-inspector-plugin 有其他较为主流场景需要支持的也欢迎反馈~ 效果如图:
-
开发环境 和预览环境中,调用 wx.openBluetoothAdapter 接囗时,小程序闪退 已经发布的小程序还是正常 有没有腾讯的老哥帮忙问问,从上个基础库更新开始就这样了(7.16),一直没有解决
-
今天我爸找到我,说我的一个小学同学,当初去日本留学并确定留在日本了,但是她的母亲还是想让她回来,所以拐弯抹角找到我,想让我以同学的身份去劝劝。我是不打算管啦,小学同学早不熟了,而且这种家务事不想掺和。只是感叹下,那个母亲说的还挺凄惨的,也是病急乱投医找我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