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天管理 发表于 10月4日 发表于 10月4日 这个国庆假期没有出去玩,回家,在家里呆几天。趁着这几天还在放假,又把《一句顶一万句》看了一遍。 这本书不是在教你如何说话,而是讲两个人之间说话说到一块是很重要的;不是一直在强调说话的重要性,而是围绕着延津,讲述着围绕杨百顺,巧玲之间的相隔几代的故事。 小小的模仿一下刘震云老师在书中的叙述的语言风格。 整本书故事讲的很绕,说话的风格也很绕,书中起的名字也很绕,一开始就是老杨,老马,老郑,老刘,但是你静下心来,耐心的继续往下读,就会发现刘震云老师有一种魅力,犹如抽丝剥茧般的可以把一段经历过好几个人,好几处缘由,好几个地方的事给你讲的特别清楚,明白。 小说上半部分说的是出延津记,下半部分讲的是回延津记。 很多人一看这个书名,包括我,都以为这是本教你如何说话的书,但其实它跟说话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,它是一本小说。 但其实它跟说话也是有关系的,人与人之间每天都要主动的或者被动的说很多话:父亲和儿子之间说话说不到一起,就容易导致父亲与儿子失和,断绝父子关系;丈夫和妻子之间说话说不到一起,你说东,她说西,那么丈夫与妻子之间就会离心离德;师傅和徒弟之间说话说不到一起,那么也不能一起配合着完成工作。 书中的杨百顺,有点像升级版的福贵,一直跟父亲相处不来,父亲为了让他能够安心在家做豆腐,暗箱操作下让他失去了上学的机会,但杨百顺偏偏又在别人的风言风语中知道这一切,终于跟父亲彻底决裂,独立跑到外面去,从此他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。 他杀过猪,帮人挑过水,做过基督教徒,在庙会里扮演阎王,帮县长种过菜,后来又为了结婚入赘给了吴香香,从此开始了卖馒头,卖大葱等等,同时为了生计,他的名字也不停地改来改去,从刚开始的杨百顺,到后来的杨摩西,吴摩西,跑到陕西去,又把自己改名成罗长礼。 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怀疑他不能吃苦,所以老是挨社会的打?其实不是,他的第一份工作杀猪,就干的有声有色,在师傅生病后,就能很快的独立去杀猪,但是与师娘不合导致被师傅扫地出门;帮人挑水时,没干多久就掌握了挑水的秘诀,但因为同情一只猴子,不小心放走了,吓得不敢回东家去;嫁到吴香香家里时,也是跟吴香香合不来,活没少干,但总在忍气吞声,好不容易找到知心人巧玲,但带着巧玲外出时,巧玲被人贩子拐走。最后心灰意冷,一个人跑到外省去。 看到杨百顺的故事,你就会有一种命运的无力感,明明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,但是总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事,打破你的顺境。在命运的洪流里,个人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。 看完这本书,后劲很大,一直在想杨百顺的事。或者每个人都有杨百顺的影子,或许杨百顺就生活在我们周边。就像我上篇文章里讲的,每个人来上海前都是豪言壮语的,希望能在上海闯出一片天地,但是大部分最后都要离开上海,带着遗憾与不舍,带着亲情与眷念的离开了。杨百顺在开始杀猪时,也想着终于摆脱原生家庭,终于不用看父亲的脸色,终于可以自由的生活,但最后也没想到自己的经历是那么坎坷吧。 至于小说的小半部分:回延津记,就留着读者们去看吧。
已推荐帖子
创建帐户或登录来提出意见
您需要成为会员才能提出意见
创建帐户
注册成为会员.只要几个简单步骤!
注册帐户登录
已经有帐户? 请在此处登录.
现在登录